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产经新闻 >

养生保健 抵抗身体“缺氧”的10个妙招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0-07-12 23:43

  有许多人在平时生活中经常会出现面黄、黑眼圈、毛孔粗大等皮肤问题,其实这些都是身体缺氧的表现。我们人体的皮肤需要从血液当中获取氧气,一旦出现氧气供应不足,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皮肤问题。想要拥有一个红润的皮肤,就得做好给身体“补氧”的养生保健工作。

  1、水杯不要离手

  当我们身体缺水的时候我们的血液就会变得粘稠,这时候有效循环的血量就会减少,血液流通的速度也会变慢。从而血氧量就会因此下降,造成机体缺氧。

  专家提醒,不管渴不渴,每天都要定时喝水,保证1200毫升左右的饮水量,让血流带着氧气,自然、顺畅地给机体送去能量。

  2、常吃补铁食物

  铁能增强血红蛋白运输氧气的能力,平时可适当多吃些含铁丰富的食物,如瘦肉、鱼类、鸡蛋、菠菜、黑木耳等。

  

  3、常做深呼吸

  相关的研究数据表明,当我们人体处在正常呼吸的情况下,每次呼进以及呼出的气体量大概只有400~500毫升。

  如果做深呼吸,男性可达3500毫升,女性可达2500毫升,人体可以获得更多的能源和氧气。

  4、少暴饮暴食

  暴饮暴食后,消化系统压力很大,机体便会把更多的血液分配到胃肠,用来消化食物。这样一来,其他组织的血液就会相对减少,处于缺氧状态。

  饮食的关键是均衡,饭吃到七八分饱即可,晚上更要减少应酬。

  5、每工作两小时休息10分钟

  如果当我们长期的处于精神紧张的高压工作状态,那么大脑的耗氧量就会增加。

  如果身体本就亚健康,很容易出现供氧不足,造成头晕、思维混乱、工作效率下降。

  专家建议,工作压力大的上班族,每工作两小时就得休息10分钟,伸伸胳膊,抬抬腿,或站在窗边看看远方。

  6、多做有氧运动

  运动能使人吸收比平常多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氧。当人体吸氧量增多,呼吸频率加快,通过体内气体交换,可将一些致癌物质排出体外。长期、规律地坚持慢跑、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效果更好。

  不过,专家提醒,要避免运动过量,否则容易胸闷、气喘等,导致大脑和心脏的缺血、缺氧。

  7、绿植摆放到位

  在阳光照射下,绿植发生光合作用时,会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但到了晚上,它们会进行吸收作用,和人们争抢着吸收氧气。因此,阳台、大厅等阳光充足处适合摆放绿植,但卧室最好不放大量绿植,即使放,临睡前也最好搬出去。

  吊兰、白掌、文竹、绿萝等净化空气效果都不错。另外,芦荟如同“空气监测器”,一旦叶子呈褐色或有黑色斑点,就说明应想办法改善空气质量。8、勤开窗通风

  60%以上的白领认为,头昏脑胀、思维迟钝等大脑缺氧症状由办公环境引起。密闭的写字楼中人员密集,如不注意通风,室内氧气会逐渐减少。

  所以,每天应至少开窗通风两次,每次不少于15分钟。家中也应在空气好时,每天早、中、晚各通风20分钟,睡觉时别紧闭门窗。洗澡时,老人更应注意,密闭空间容易导致大脑缺氧而发生意外。

  9、别忽视打鼾

  打鼾在我国的发病率是15%左右,每5个打鼾的人就有1个会出现睡眠呼吸暂停。

  造成打鼾的原因很多,应及时到呼吸科就诊,并主动改善生活方式,多锻炼,戒烟限酒。此外,脑梗塞、脑血栓等心脑血管疾病都会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同样需积极治疗。

  10、常给心理充“氧”

  节奏快,压力大让很多上班族内心憋闷,心理“缺氧”。

  心理学家建议:一是利用业余时间积极提升自己,上些培训课或兴趣班;二是回归家庭生活,推掉不必要的应酬,多和亲朋好友去户外郊游或聊天,放松身心。

  身体缺氧症状大盘点

  神经系统:精神差、打哈欠、整天感觉疲倦、无力、记忆力变差、注意力不能集中、工作能力下降、失眠、痴呆。

  心血管系统:经常头晕、心慌、胸闷、憋气、血压不正常、面色灰暗、眼睑或肢体水肿。

  胃肠、内分泌系统:食欲变差、经常便秘、胃胀痛、烦躁、易感冒。

  肌肉骨骼系统:容易抽筋、腰腿酸痛或关节痛。

  皮肤黏膜:容易口腔溃烂、咽喉发炎、牙龈出血、头皮屑多、皮肤苍白、伤口不易愈合。

  结语:在我们生活中一些空气污染、电脑辐射、缺乏运动等等原因都会让我们的机体处于缺氧的状态,机体缺氧就会产生一些不良的身体反应。为了杜绝这些反应,我们在平时的生活中必须要做好给身体补氧的工作才行。

(责任编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