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产经新闻 >

中国气象局:我国已初步形成天、空、地一体化温室气体立体观测能力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2-08 14:26

小字号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余璐)“截至目前,中国气象局已经组建了包含60个地面观测站的国家温室气体观测网,同时有3颗具备全球主要温室气体监测能力的卫星在轨运行,已初步形成天、空、地一体化的温室气体立体观测能力。”1月9日,在中国气象局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科技与气候变化司副司长张兴赢如是说。

在此场发布会上,中国气象局发布了《2021年中国温室气体公报》(以下简称《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位于中国青海的瓦里关国家大气本底站观测到的二氧化碳浓度为417.0±0.2ppm、甲烷的浓度为1965±0.6ppb、氧化亚氮的浓度为335.1±0.1ppb,二氧化碳浓度较2020年增幅为2.5ppm,与全球增幅持平,甲烷浓度较2020年增幅约21ppb,略高于全球同期增幅。

张兴赢在介绍《公报》时表示,中国气象局在世界气象组织(WMO)框架下,协调中国区域的温室气体及相关微量成分高精度观测。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中国气象局陆续建成了由1个全球大气本底站和6个区域大气本底站组成的大气本底观测站网,实现对《京都议定书》管控的7大类30余种温室气体观测,形成了观测——运行监控——维护标校——质量控制——应用分析等于一体的温室气体本底观测业务体系。

张兴赢谈到,我国高度重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全力推动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如期实现。中国气象局作为我国应对气候变化、服务"双碳"战略的重要科技支撑部门,在温室气体监测、评估、计量标准、碳源汇核算等领域不断发挥着自身优势和重要作用。

下一步,中国气象局将如何进一步助力“双碳”目标实现?对此,张兴赢表示,未来,中国气象局将进一步提升观测能力,形成覆盖我国16个气候关键区并辐射全球主要纬度带的全要素温室气体本底观测骨干网,不断提升二氧化碳、甲烷等温室气体高精度、高密度的观测能力,进一步支撑碳源汇监测核校业务,为顺利实现“双碳”目标提供科学监测支撑。


(责编:乔业琼、吕骞)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分享让更多人看到

推荐阅读 纪念币也有星辰大海!中国空间站建成金银纪念币今日发行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罗知之)据人民银行官网消息,人民银行今日发行中国空间站建成金银纪念币一套。该套金银纪念币共2枚,其中金质纪念币1枚,银质纪念币1枚,均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货币。…    
中国信通院发布“ICT十大趋势”: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60万亿元     人民网北京1月9日电 (记者申佳平)日前,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信通院”)主办的2023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主论坛在京举办。会上发布的信息通信业(ICT)十大趋势显示,我国数字经济正步入量质齐升的新十年,到2025年我国数字经济规模将超过60万亿元。…    

(责任编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