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十个维度看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3-03-09 15:56
2023年的春天,全国两会即将召开,世界目光聚焦中国——
此时此刻,中国经济企稳回升的步伐正在加快,各地各部门铆足干劲,人们对经济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这信心,源自蓝图绘就,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吹响奋进新征程的时代号角;
这信心,源自砥柱中流,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进,中国经济航船乘风破浪向前。
全国两会前夕,新华社记者采访新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和全国政协委员,从十个维度感受中国经济发展信心。
超大规模市场:蕴藏巨大潜力
随着本年度最后一批智利车厘子“包船”抵达,大连港南美直航“车厘子快线”近日收官,累计进口量同比增长1.5倍。
2万公里外的智利,2011年以来车厘子种植面积增加约4倍,产量的90%出口到中国。为把更多车厘子卖到中国,有人开始在巴塔哥尼亚高原附近种植,还有人到北部沙漠寻找机会。
小小车厘子,正是中国大市场牵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一个缩影。
14亿多人口、超4亿中等收入群体、到2030年累计商品进口额有望超过22万亿美元,中国无疑是全球最具潜力的大市场。中等收入群体在未来15年将超过8亿,推动超大规模市场不断发展。
2022年,在疫情严重冲击下,中国仍以44万亿元的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稳居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第一大网络零售市场,连续第14年成为全球第二大进口市场。
“居民消费每增长1%,可带动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约0.5个百分点。”福建社会科学院副院长黄茂兴代表准备了相关建议,提出从加快消费提质升级、培育区域消费新增长极等方面扩大内需。
“促进经济回升向好,持续健康发展,主要还是靠消费,让消费尽快恢复成为经济增长的主拉动力。”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代表说,我国将从多渠道增加居民收入、增加适销对路商品供给、促进销售渠道和物流畅通三方面,提升消费信心、释放消费潜力。
2022年底,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扩大内需战略规划纲要(2022-2035年)》发布,明确中长期目标和加快培育完整内需体系、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支撑畅通国内经济循环等重点任务。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院长白重恩委员说,强大国内市场是中国经济增长潜力的重要支撑。不断成长的投资和消费需求,为创新提供沃土,推动产业升级。
大国制造:扎牢高质量发展根基
中国造船业国际市场份额保持世界第一!
2022年,中国造船完工量、新接订单量和手持订单量以载重吨计分别占全球总量的47.3%、55.2%和49%。其中,12种船型新接订单位居全球首位。
实体经济是国家强盛的重要支柱。根基扎得越深,发展的步子迈得越实。
中国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位居世界首位。2022年,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33.2%。
中国电子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院长张立代表说,我国已基本形成规模大、体系全、竞争力较强的制造业体系,这为中国经济锻造了应对风险挑战的硬实力。
当前,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打造完整而有韧性的产业链供应链,中国把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作为最关键的“胜负手”。
新年伊始,新能源汽车出口保持旺盛势头。“依托完整供应链产业链支撑,我国新能源汽车不断抢抓机遇,在经济承压下成为中国经济竞争新优势。”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委员说。
着眼于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在人工智能、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领域不断丰富和拓展新的应用场景;针对升级传统产业,大力推进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聚焦做强优势产业,巩固提升全产业链优势……动力转换正迈出坚实步伐。
2022年,我国集成电路全行业销售额超万亿元,十年来复合增长率为19%。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姜滨代表说,产业基础是制造业发展的地基。当前,需要进一步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和超大规模市场优势,有效解决“卡脖子”技术问题,不断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在医疗器械领域打拼数十年,山东百多安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海军代表深知核心技术的重要性:“我们正加快介入医学等重点技术攻关,只有走专精特新之路,才能为高端器械‘中国造’贡献力量。”
大国工程:夯实现代化建设底盘
大国工程建设进度条不断刷新——
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首个开工项目——引江补汉工程正式进入主体隧洞施工阶段;
东数西算工程全面启动一年,全国算力一张网、东西协同一盘棋的格局加快形成……
现代化国家必须拥有现代化的基础设施体系。
2022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研究全面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问题,提出构建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坚实基础。
“从人均基础设施资本存量看,中国只有发达国家的20%至30%,基础设施建设需求仍然很大。”国家发展改革委副主任赵辰昕说。
基础设施建设具有明显“乘数效应”,一份基础设施投资可带来数倍社会总需求及国民收入。
回眸非凡十年,港珠澳大桥建成通车,白鹤滩水电站全面投产,全球最大规模充电设施网络建成;高速公路通车里程17.7万公里,高铁运营里程4.2万公里,全球吞吐量前十的超级大港包揽七席,民用颁证机场254个,建成全球最大光纤网络,建成开通5G基站超230万个……一批重大基础设施建成,成为现代化建设开路先锋。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委员说,新型基础设施是支撑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基础设施。推进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支撑经济增长、促进经济升级、提高经济循环的质量和水平。
“十四五”时期,我国将加快5G网络规模化部署,用户普及率提高到56%;建设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新增民用运输机场30个以上;推进能源革命,非化石能源占能源消费总量比重提高到20%左右;实施防洪提升工程,加强水源涵养区保护修复,推动南水北调东中线后续工程建设……
“加快建设现代化基础设施体系,为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中交集团董事长王彤宙委员说。
亿万市场主体:汇聚发展强大动能
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在1月重返扩张区间后,2月继续回升;1月新增信贷4.9万亿元,创下单月历史新高;中小企业发展指数止跌回升……
开年以来,随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市场信心加速回暖,各类市场主体活力逐步释放。
“市场回暖向好,我们要加快整合优化当地农产品产业链,把更多更好的农产品推向市场。”广东亚北农副产品有限公司董事长黄秀芬代表说。
市场监管总局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月,中国市场主体达1.7亿户,其中全国登记在册个体工商户达1.14亿户,约占市场主体总量三分之二、带动近3亿人就业。
我国正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纾困帮扶力度,助力中小微企业稳增长、调结构、强能力;建设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完善产权保护、市场准入、公平竞争、社会信用等市场经济基础制度,切实落实“两个毫不动摇”……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原副主任张军扩委员说,不断优化营商环境,让各类市场主体不仅能抓住机遇,还能化危为机,获得更好发展。
推动经济运行整体向好,关键是加强创新引领。
国家统计局初步测算,2022年,中国研发经费投入首破3万亿元大关。企业研发投入占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75%。截至2022年底,国内拥有有效发明专利的企业达35.5万家,拥有有效发明专利232.4万件,同比增长21.8%。
“变革创新,凡墙皆门。”创业近40年,将一个家庭作坊式小工厂发展为营收超千亿元的国际化公司,正泰集团董事长南存辉委员感触深刻,“生逢伟大时代,作为民营企业家,要弘扬企业家精神,不断增强创业、创新、创造的责任感和使命感,闯关夺隘、顽强拼搏,勇当新时代构建新发展格局生力军。”
从“人口红利”到“人才红利”:为现代化建设提供关键支撑
赴京参加全国两会前,“95”后的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机械技师学院教师杨登辉仍在抓紧时间为学生们辅导:“现代化建设关键在人。除了科研人才,还需要大量高技能人才做支撑,必须加大技工教育投入和人才培养。”
“劳动力要素是决定经济长期走势的关键要素,是指拥有劳动技能且可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数量,其潜力取决于健康程度和教育水平,这两个条件中国都具备。”清华大学教授李稻葵认为。
从人才规模看——我国拥有8.8亿劳动年龄人口,超过全球所有发达国家劳动年龄人口总和;人才资源总量达2.2亿人,为全球规模最大、门类最齐全的人才资源大国,研发人员总量稳居世界首位。
从人才素质看——中国人口平均年龄38.8岁,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口达2.4亿,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达13.8年,每年有上亿从业人员接受多样化培训,劳动力素质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从人才效能看——中国SCI论文发表数量、发明专利有效量均居世界第一;高被引论文数量持续攀升至世界第二位。
“一位科技创新人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平均是一般劳动力的四倍以上。人才竞争已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核心要素之一。”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孙锐说。
中国正处于由“中国制造”转向“中国创造”、从依靠大量低成本劳动力投入更多转向技术要素促进经济增长的关键时期。
“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人口红利’将升级为‘人才红利’,为中国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持久动力。”孙锐说。
科技自立自强:谋强国竞争新优势
过去近3年,中国海油海南分公司陵水—崖城作业公司资深工程师雷亚飞代表都在和“深海一号”大气田相伴。“在建设过程中,集中力量攻坚,初步建成全套深水气田运维体系,提出3项世界级创新、13项国内首创技术。”雷亚飞代表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以创新驱动发展,全面塑造发展新优势。
2022年,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中的排名升至第11位,连续十年稳步提升;有21个区域进入全球科技集群百强。
美国彭博社评论说,中国近十年来一直专注于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实现更高质量的增长,这些高技术领域正为中国经济创造更多更高的价值。
按照党的二十大报告部署,未来5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到2035年,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
赢得先机、赢得优势,必须抓住创新这个强劲引擎。
2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强基础研究进行第三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加强基础研究纳入科技工作重要日程,加强统筹协调,加大政策支持,推动基础研究实现高质量发展。
数据显示,2022年中国基础研究经费占研发经费的比重为6.32%,连续4年稳定在6%以上。
国家实验室建设、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加速推进,基础学科研究中心启动建设……为夯实科技自立自强根基提供不竭动能。
今年全国两会上,中国科学院金属研究所研究员孙东明代表准备提出关于打通科技创新产业链“最后一公里”的建议:“加速推进关键核心技术的国产化自主可控进程,实现创新链、产业链、市场链融合发展。”
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拓宽发展新空间
2022年,在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下,中国经济顶压前行,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了关键作用。
京津冀三地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粤港澳大湾区内地9市经济总量突破10万亿元、长三角三省一市经济总量超29万亿元——三大城市群经济总量占全国比例超过40%,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压舱石、高质量发展动力源、改革试验田。
广阔的城乡区域为中国经济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和回旋余地。2022年,受疫情等超预期因素影响,中国经济全年同比增长3%。在GDP增速4%以上的10个省份中,西部省份占6席,中部省份有3席。东部省份受到外需冲击增长放缓的同时,中西部地区在稳链保链、保障粮食和能源供应安全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
清华大学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主任蔡继明代表说,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一个重要方面是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促进资源要素在城乡之间、区域之间自由流动,这将为中国经济发展释放巨大潜力和空间。
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谋划区域协调发展新思路,以区域重大战略打开高质量发展的纵深空间,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统筹城乡发展,为中国经济提供强大动力。
2012年到2022年,我国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53.1%提高到65.22%,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由2.88∶1降至2.45∶1。东部、东北、中部与西部地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比分别从2013年的1.7、1.29、1.1下降至2021年的1.63、1.11、1.07。
习近平经济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四部主任张燕说,在全国“一盘棋”谋篇布局下因势利导推动不同区域和各地区走差异化高质量发展的路子,将为新发展格局构建提供广阔纵深空间和多梯度增长、多样化发展、强劲韧性的区域动力支撑。
绿水青山:开辟可持续发展新境界
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写入党的十九大报告和党章,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党的十八大以来,建设美丽中国不断向纵深推进。
10年间,中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6%的经济增长,是全球能耗强度降低最快的国家之一。中国超额完成到2020年碳排放强度下降40%至45%的目标,累计减排二氧化碳58亿吨,建成全球规模最大碳市场和清洁发电体系。
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党中央审时度势、从国情出发作出的重大战略决策,是中国的郑重承诺。
“实现‘双碳’目标,压力挑战巨大,但也将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浙江省湖州市市长洪湖鹏代表说。
这是一场生产方式的革命性变革。
2023年计划投资1500亿元,同比增长31.2%,投资计划中新能源基建投资占比71%……谈及企业今年的绿色发展目标,中国华电董事长江毅委员信心满满:“绿色投资将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推动。”
这是一场生活方式的全方位升级。
全面节约、循环利用,“天人合一”的古老智慧焕发新的生机,新科学技术、新生活方式、新价值观念掀起新的绿色热潮,亿万人民是绿色发展的受益者,更是生态文明的建设者。
构建新发展格局:把握发展主动权
2023年1月3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是立足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统筹发展和安全作出的战略决策,是把握未来发展主动权的战略部署。
立足自身、自立自强,这是审时度势、把握发展主动权的先手棋。
2月10日,国产大飞机C919的5号试飞机满员搭载乘客从上海浦东国际机场起飞前往湖北鄂州、山西太原等地,圆满完成满员载客验证飞行。
截至2022年底,C919全球订单已达1035架。中国商用飞机有限责任公司副董事长、总经理周新民代表说,强大国内市场为国产飞机产业化、规模化、系列化发展提供有力支撑。C919等国产商用飞机型号的研制、运营,将整体带动中国航空制造业产业链升级。
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畅通经济循环,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提供支撑。
按照相关部署,我国正加快推进以县城为重要载体的城镇化建设,为强大国内市场注入新动力;构建“四横五纵、两沿十廊”物流大通道,打通血脉循环……
“更好挖掘内需潜力、国内产业链供应链发展潜力和参与引领国际循环的潜力,提高经济自主可控发展能力,提升国内循环的质量和效率,提升我国在国际循环中的位势。”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昌林委员说。
以高水平开放联动国内国际,这是塑造参与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的关键一招。
开年首月,中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1276.9亿元,同比增长14.5%。
海南自由贸易港加快建设,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实施,各方持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以国内大循环吸引全球资源要素,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加快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促进国内国际双循环顺畅联通。
1月25日,联合国预测在2023年世界经济增速降至1.9%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速将达4.8%。1月30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大幅上调今年中国经济增长预期至5.2%。
“中国发展极有可能成为促进2023年全球经济增长的最重要因素。”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总裁格奥尔基耶娃说。
全面深化改革:把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
2月26日至28日,党的二十届二中全会在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
面对新形势新任务,调整优化党和国家机构设置、职能配置,将以改革新成效,持续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开创发展新局面。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前途命运的关键一招,是推动中国40多年发展进步的强劲动力,是中国高质量发展的活力之源。
连任四届全国人大代表、连续四年建言深化注册制改革,上海富申评估咨询集团董事长樊芸代表对改革二字深有感触:“形势越严峻复杂,越要坚定不移深化改革,运用制度优势应对风险挑战。”
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深入推进改革创新,坚定不移扩大开放,着力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不断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不断增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动力和活力,把我国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
“不断破除阻滞经济循环的堵点、卡点,以改革不断提振各类市场主体发展信心。”南京大学民营经济研究所所长杨德才委员说。
惟改革者进,惟创新者强,惟改革创新者胜。
兔年伊始,上海、河北、浙江等多地聚焦优化营商环境,通堵点、破难点;全面实行股票发行注册制,为资本市场发展打开更广阔空间……一桩桩一件件推进的改革举措,为现代化征程积蓄新的力量。
2022年10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时指出:“经过改革开放40多年不懈努力,我们创造了经济快速发展和社会长期稳定两大奇迹。现在,中国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广,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新征程是充满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扎实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这是中国信心的不竭源泉。
新华社北京3月1日电
(责编:王震、陈键)
关注公众号:人民网财经
(责任编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