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母婴育儿 >

五花八门育儿经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17-05-15 18:14

编者的话:近年来,有不少因为孩子教育问题火起来的“虎妈”“猫爸”“兔妈”“鹰爸”……在他们严厉或温柔的教育方法下,孩子们都很出类拔萃。但对其教育方式,人们褒贬不一。什么才是最佳教育方式?什么才是成功的真正标准?本期,教育专家逐一剖析。

虎妈式教育 不适合所有孩子

“虎妈”可以定义为,高度重视教育,严格管教孩子,并处于强势主导地位的母亲。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虎妈”当属孟母。小孟轲放学回家,孟母问今天学了什么,他回答说“和以前差不多”,正在织布的孟母当即“以刀断其织”,疾言厉色训斥,效果奇佳——从此,“孟子惧,旦夕勤学不息……遂成天下之大儒”。与孟母一样,热播剧《虎妈猫爸》中,赵薇饰演的毕胜男,严格要求孩子按指定目标努力学习,不能松懈和半途而废,是“虎妈”的现代演绎。她们继承了长期以来被认为是育儿成功经验的一贯法则:严厉、传统、不向孩子妥协。 

然而,“虎妈式教育”并非适用于所有孩子。对于服从性和遵从性强,并能良好执行的孩子,这种方法潜力巨大,能让孩子得到很好的发展;如果孩子叛逆性强,这种教育方法可能令孩子更叛逆、不遵从,如果从小一直处于叛逆状态,长大后容易心理扭曲,引发心理障碍。▲

兔妈 应留心观察

杨冬华的二女儿以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满分成绩就读美国名校普林斯顿大学,大女儿此前也以高分被罗格斯大学录取,她的教育模式就是典型的“兔妈式教育”。 

这种家庭教育最显著的特点是,无声胜有声,无为而有为,以貌似“无心插柳”的方式让孩子在轻松的环境下学习。和“兔妈”每天只花5分钟时间来哺育小兔子一样,“妈妈每天只花很短的时间操心我”。在家里,杨冬华和两个女儿基本是各忙各的,每人一个房间,都在做自己的事。对于孩子的教育,她的方式基本是顺其自然。 

“兔妈式教育”能减轻孩子压力,但时间久了,孩子可能会觉得父母对自己漠不关心。“兔妈”无为而治的同时,要观察孩子的动态,如有不妥,及时调整。▲

鸡妈妈 切忌长篇大论

4岁雯雯又跑去玩饮水机了,妈妈看到后告诉她,饮水机是怎么工作的,出水口有冷水和热水之分,如果被热水烫到会有什么后果……看着雯雯飘忽的眼神,就知道她完全没有听进去。 

“鸡妈妈”喜欢讲道理,会引经据典给孩子做安全演讲,用很长时间解释什么是危险,而忘记孩子的接受能力。 

这类教育演讲虽然精彩,但要考虑孩子的接受力和理解力,用尽量少的话讲明白道理就可以了。至于长篇大论,等孩子长大一些再说。▲

猫爸 自由要有度

教出“哈佛女儿”的常智韬是典型的“猫爸”,其秉持的教育理念是,教育也可以很温柔,踩着轻松的步子,和孩子跳圆舞曲,就像猫一样。

“猫爸”主张对孩子采取个性化教育,要宽容并善于和子女沟通。教育孩子时,要在遵守“游戏规则”的前提下,多给他们一些自主权和空间,多自己做决定。 

“猫爸”的教育相对宽松,但过分自由会让自制力差的孩子变得懒散,做事不坚持,不利于追求目标。另外,父母任何一方过于弱势,在孩子心理成长中的角色就会模糊;若父亲过于弱势,母亲占据统领和支配地位,会导致母子关系过近,父子间相对疏远。▲

袋鼠爸爸 别过度保护

“袋鼠爸爸”指像雄性袋鼠一样抚育幼儿的父亲。最早得名于爆红的“袋鼠爸爸”何涛,他的宝宝几个月大时,因宝妈生病无法照顾孩子,他便将宝宝用背巾绑在身上,一边工作一边带孩子。后来也指恨不得把孩子整天放在怀里护着的父母,他们对危险的认识非常深刻,会动用所有措施保护孩子,禁令也相对较多。 

由于大多数男性与女性的行为方式不同,对待孩子的方式也不同。比如,母亲与孩子相处时,动作相对轻柔,但父亲和孩子玩得更“疯”,从生理和心理上给孩子带来更强烈的刺激,这对孩子成长发育有好处。孩子是在摔摔打打中成长的,“袋鼠爸爸”过度保护,可能会抑制孩子体验生活的机会和愿望,一旦孩子单独面对危险,会手足无措。让孩子在安全的前提下体验,才能让他们主动学习如何应对不同情况。▲

狼爸 太严厉适得其反

“狼爸”萧百佑,用“打”的教育方式将4个孩子送进北大,以“打”为法宝的“狼爸”在2015年掀起大家对国产教育模式的讨论。只要孩子的日常品行、学习成绩不符合“狼爸”近于苛刻的要求,就会遭到严厉体罚。 

与放纵不管相比,严厉未必能带来想要的教育效果,孩子更容易叛逆。对孩子的不良行为,不少父母会进行打骂,孩子所受的劣性刺激太多,而得不到良性激励,问题会被强化,加剧产生不良心理和行为,甚至“破罐破摔”,背离家庭,直到触犯法律。▲

猩猩父母 正确评估危险

《爸爸去哪儿》中,吴镇宇看到儿子摔伤眼角,仍淡定坐在一边看着。他的观点是:没关系,让他摔一下吧,摔了他就知道不是好玩的了。“猩猩父母”很相信孩子的能力,愿意放手让孩子去做,自己在旁边看着就行。他们对危险的认识不足,觉得只要父母在旁边看着就能避免发生意外。 

“猩猩父母”必须认识到,孩子还小,不知道什么是危险,有时受伤、意外就是在大人眼皮底下发生的,所以不能完全放手,要适当下禁令。▲

鹰式教育 重在沟通

当幼鹰长到足够大时,鹰妈妈会狠心地将其赶下山崖。当幼鹰往谷底坠落时,会拼命拍打翅膀,阻止自己继续下落,由此掌握了飞翔技能。 

南京父亲何烈胜要求4岁儿子在雪地中只穿小短裤跑步的视频被放到网上,立即引发热议,他随即获封“鹰爸”之称。究其原因,何先生表示,儿子从小体弱多病,所以根据孩子实际情况随时调整训练计划,以达到改善体质目的。追溯到古代,岳母也是“鹰式教育”的典型代表,从小对岳飞严格管教,不但要儿子学会承受各种苦难,而且要成为刚直不阿的人。 

把孩子逼到极限,以“不伤害生命,不摧毁心灵,不要强制”为准则,让孩子学会怎么“飞”,这是“鹰式父母”的教育方式。世界上没有不疼爱孩子的父母,过分溺爱可能毁掉孩子的前程,有时根据孩子的客观条件,加以严格教育未尝不可,但要注意把握好度,“鹰式教育”应建立在沟通、协商和兴趣的基础上。▲

(本版专题由本报记者郭萌采写)

(责任编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