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母婴育儿 >

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忘记年龄运动“慢”和“稳”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17-12-16 22:36

编者按:健康长寿是人们祝福时用得最多的词语,但是想真正做到健康长寿却有难度,这跟平时的生活习惯有莫大关系。我们平时应该如何去做呢?来听听国医大师的长寿秘诀!

张震的养生之道:生活有度,心态平和

90岁高龄的国医大师张震是我国研究中医证候学的先驱,他创立了疏调气机学派,拟定疏调气机汤调节气机。同时,他也用几十年养成的生活习惯践行着自己的养生之道。

▲饮食清淡,细嚼慢咽

张震每天7点钟左右起床,然后吃早饭。每顿饭,张震会细嚼慢咽用30分钟的时间吃完。他说细嚼慢咽的进食,大概20~30分钟左右就可以吃到七八分饱。“有些人狼吞虎咽后总觉得吃不饱,其实已经吃过量了。”张震认为,吃得多少,胃会在30分钟后给出信号,所以不妨在吃到30分钟时站起来走一圈,这时候就会觉察到饱腹感,就不会再吃了。为了保持这个最适宜的度,张震原来进食都是看着墙上的时钟,不过几十年过去了,张震已经形成了规律,就不需要再盯着时间了。

张震不仅是国医大师,更是家里的一名做菜的高手,他擅长做地道的云南菜。家里任何一个人的厨艺都敌不过张震的“老滇味儿”。患者们也常说,张震开出的中药味道不苦还很好喝。有个小患者吵嚷着非要喝张震开的药,“张爷爷开的药酸酸甜甜,挺好喝。”张震认为,不管是治病的中药还是补充能量的饮食,味道好挺重要。

▲运动适度,静心好眠

一般人会把“生命在于运动”这句话挂在嘴边上,张震却认为,运动不仅应适度,还不应剧烈。饭后,张震会和老伴儿出门散散步。不知情的人或许会以为,张震上了年纪所以步履沉稳缓慢,其实几十年来,张震一直缓步慢行,从不进行任何剧烈运动。除了饭后的散步,张震几十年来还一直坚持打太极拳。

除了适度运动,张震认为,良好的睡眠对身体健康也非常重要。现代人生活压力大,有的很难入睡,有的噩梦连连。张震认为,睡觉之前首先要静下心来,不要心猿意马。张震说,睡前可以试试按摩劳宫穴、神门穴、神庭穴、印堂四个穴位至酸麻胀痛后,就像是为“神”收拾好了卧室,然后命令身体从百会穴到涌泉穴放松,在这个过程中就会不知不觉睡着了。

除此之外,张震的床头常放着一碗“安神汤”,百合30克,加五味子2~5克,煮好后可以在睡前饮用,辅助睡眠。

▲恬淡心境,宠辱不惊

“忘记自己的年龄”是张震在和云南的寿星医生魏淑珍(103岁去世)请教养生之道时收获的长寿秘诀。《老子》有云:“吾有大患,及吾有身;及吾无身,吾有何患。”张震从少年时就有着深厚的古典文化积淀。当魏淑珍说起此话时,张震也顿悟:人要长寿,首先就不执着顾忌自己年龄及身体。

张震的另一个长寿秘诀就是跟老伴儿抢着做家务活。张老说,做家务不仅锻炼身体,还能增进夫妻及家庭之间的和睦,整个家庭的气氛都非常融洽,大家心情舒畅,自然就少生疾病。【详细】

杨春波:养生要树立时间观念

今年83岁的国医大师杨春波,身材高大,鹤发童颜,步履矫健,精神矍铄。他是怎样保养身体,保持精力充沛的呢?杨春波给出了自己的养生秘诀:

▲饮食要定时、定量

人体脏腑器官的活动都有一定的时间节律性,顺时养生对于顺应脏腑时间节律,减少疾病很有必要。杨春波十分注意日常饮食的规律性,饮食既定时,又定量。他每天早晨7点准时吃早餐,豆浆加四个花卷,有时是用蛋花汤代替豆浆;12点半到下午1点半吃午饭,上班就在单位食堂吃,基本上是“2两米饭+一份鱼或肉+一碗汤+一小盘青菜”。晚上6点半左右吃晚饭,简单吃一些小米粥或面食,从来不吃夜宵。中医认为,胃不和则卧不安。杨春波指出,晚上吃夜宵或晚餐过饱不仅加重胃肠负担影响睡眠,还会导致其他疾病的产生,不建议大家吃夜宵或晚餐过饱、过晚。

除了正餐,他在家里和门诊休息室会常备苏打饼干和脱脂奶粉。早晨锻炼前,杨春波会吃2片苏打饼干,喝1杯脱脂牛奶;由于常坐诊到下午1点,上午10点钟时,他会重复一次上述“套餐”;下午4点,“套餐”会再重复一次。他说:“吃几片苏打饼干,是为了不处于空腹状态。这习惯我坚持了十几年,有时去外地开会,我都会带着苏打饼干。”杨春波建议,老年人可随身备些苏打饼干或者其他小点心,以补充体力。另外,由于老年人胃肠功能变弱,少食多餐对于老年人也十分必要。

▲自创晨起如厕操

杨春波多年坚持早睡早起,冬天早上5点半起床(夏天提早0.5小时),中午午休1小时,晚上10点半入睡。

每天起床前,他会先躺在床上摩腹60下,推两侧肋部50下,以促进排便。起床后,用温开水冲服自己配的药粉1克,并空腹喝下。该药粉是将西洋参、珍珠粉、田三七,按照1:1:1的比例磨成药粉而成。然后就是上厕所,他会利用如厕时间做穴位按摩,双手擦脸70下,接着按摩睛明穴、迎香穴、耳朵、风池穴各30下,足三里穴50下,承山穴70下,自创了这一套晨起如厕操。

▲兴趣广泛,知足常乐

杨春波兴趣十分广泛,喜欢拉二胡、跳舞、集邮、养花,还喜欢收集火柴盒。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捡一块当地的石头作为留念,回来标记上时间和地点,放在自己制作的玻璃箱子里。“这些虽然都是很普通的石块,但记录了我的足迹,感觉还蛮有意思。”他对记者说,脸上洋溢着幸福和满足。

“笑对人生,以诚待人,用心做事,知足常乐”是杨春波的座右铭。“养生先要养心,就是说的这个意思。”他说,只有保持良好的心态,胃口就好,脏腑气血功能正常,疾病就不会产生,那么工作起来也会干劲十足,不觉得累。【详细】

段亚亭:调心态,慢运动,补气血

第三届国医大师、重庆市中医院主任医师段亚亭,从事中医临床工作近70载,虽已90岁高龄,但身体却很硬朗,如今仍坚持出诊。

谈及如何养生,段亚亭认为,养生绝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只是老年人身体虚弱,慢性病较多,所以对养生想得最多,谈论也最多。实际上养生贯穿一个人的一生,每个人都要树立正确的养生观。

▲心态:忘记年龄。

段亚亭说:“老年人要忘记年龄,不要认为自己老了。当前社会稳定,生活条件好,老年人活到百岁已不是梦。”

段亚亭至今仍坚持每周出诊四个半天,风雨无阻。这几年他听力下降,坐诊时老伴则成了他的翻译。每当出诊日,一大早,段老就背上出诊包,在老伴的陪同下,赶往市中医院名医馆去坐诊。

▲运动:“慢”和“稳”。

段亚亭说,老年人要锻炼,但要记住一个“慢”字。老年人骨质一般都有些疏松,日常活动都要“慢”和“稳”,要循序渐进,不能急功近利。最好的方式是慢走、打太极拳。

人常说人老脚先老,实际上人老都是脏腑先衰老,气血不足,经脉不通,体现在腿脚上就会走路脚软,少气无力。老年人一跌倒,关节、骨头最易损伤。段亚亭常说:活动筋骨可以加速血液运行,减慢衰老。多学习,勤动脑,关心国家大事,多参加社会活动,可使大脑细胞处于活跃状态,不易衰老。

每天早晚,段亚亭都会按摩一下百会穴、印堂穴、膻中穴、关元穴、涌泉穴、足三里穴等,这样有利疏通人体各条经脉。

▲进补:气血先行。

段亚亭在坐诊时,经常会遇到一些盲目吃补药,不仅没有吃好反而有不适感觉的患者。段亚亭说,调补身体要在医生的指导下科学进行。

目前老年人患癌数量居第一位。如果气血经脉通畅,免疫功能增强就可以减少肿瘤的生长,减少癌症发病率。段亚亭建议,老年人进补一定要从脏腑着手补气血,可吃点活血化瘀、补肾和增强免疫功能的药。

气血是人体生长发育和活动的物质基础。老年人经常吃些黄芪、石斛、当归、补肾胶囊、六味地黄丸等补心、补气血和补脾肾的药品。气血通畅,人体各器官就衰老得慢一些,骨质就不易疏松,精力就会充沛,身体就相对健康,寿命就会延长。【详细】

李济仁:养生坚持喝“三降”药茶

“国医大师”李济仁教授是新安名医张一帖的第十四代传人,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新安医学”研究的奠基人之一,在中医教研方面作出了杰出贡献。

现年86岁高龄的李老看起来气色红润,身体健硕。李老也曾在“不惑之年血脂高,天命之年血压高,耳顺之年血糖高”,40岁以前,身体也有各种病:心血管病、颈椎病……曾被医生判定“要躺下不能动”。但现在这位已近耄耋之年的老人仍然身体健康,思维敏捷,辛勤地为中医药事业发挥光和热。

究其长寿之道,除了遵循起居有常、不妄作劳、形与神惧、重视五脏之安和的养生法则之外,还与李老坚持喝养生药茶分不开。一杯保健茶,从四十五岁开始,一喝就喝了几十年。

李老的养生药茶配药很简单,一共四味主药:第一味:黄芪;第二味:黄精;第三味:西洋参;第四味:枸杞子。枸杞子具有滋肝补肾的作用,而且西洋参也是对胃和脾比较好的,加上黄芪疏经通络,黄精补气补血,这样整个养生茶就可以起到调和气血、舒经活络的功效。如果长时间饮用这种茶,无论是对身体还是对精神都能起到很好作用,而且还具有美容养颜的功效。

因为喝此茶可以降低血压、血糖、血脂,所以又被人们叫作“三降”保健茶。“三降”保健茶的喝法很有讲究,首先是用大茶缸泡,泡好后要用盖子盖一下,温热一下;其次是反复多次泡喝,最好早上泡,一直喝到晚上,喝完茶后再将药吃下。

“三降”保健茶已成为李济仁教授从医60年自我保养的精髓。【详细】

张志远:善养生者 当先除六害

国医大师张志远以98岁高龄离我们而去,他毕生献身于中医药事业,从医从教70余年,医术精湛,治学严谨,勤勤恳恳,八十多岁高龄仍能骑自行车;脱稿讲课一上午中间仅休息15分钟,去年秋天还曾看到他扶杖步行去门诊上班,身形的矫健和精力充沛的状态是很多年轻人无所匹及的。

▲少私寡欲,淡泊名利

张志远从未认为自己有什么养生秘笈。在张志远生前也有许多人询问其养生之道,但张志远只是淡淡地回答,遵循自然规律而已。就如同做人、做学问一样,张志远从未宣扬过自己的所学、所得或成就,实际上,这就是最宝贵的养生秘笈。少私寡欲,淡泊名利,是一种难得的心态,是张志远做人的原则,也是养生的最高境界。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雁过留声,人过留名”是一般人过不去的坎。重利必为利所困,贪利必为利所伤,重名必为名所困,求名必为名所伤。张志远说,走过了世纪人生,回过头来看看,许多人利欲熏心、利令智昏、虚伪欺骗、贪污盗窃、贪赃枉法等无所不用其极,最后身体遭殃、名利两空,必然是自酿苦酒、自遗其咎、自掘坟墓。因此,常常告诫后学,一定要把住名利这条红线,不能走偏,静心超然,则守得一分宁静;少私寡欲,则保得一生平安。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张志远常说,生命在于运动,人活着就要动,这是自然规律。回顾张志远走过的世纪人生,张志远一辈子的爱好是读书,晋代皇甫谧是古代好读书者的代表,有“书淫”之称,也可以用来形容张志远了。除了埋头读书、钻研学问之外,就是尽量抽出时间去做运动。一直到张志远癌症晚期,身体已经很虚弱了,除了睡眠时间外,他都很少躺一躺,张志远说,如果躺下来生命就很快完了。

张志远特别推崇《备急千金要方》记载的导引术。导引术既属健身术,亦是体育疗法。其历史悠久,早在《庄子·刻意》就载有“熊经鸟申,为寿而已。”湖南长沙马王堆出土的帛画曾绘有四十四个男女运动的多形姿态,为现存较古的《导引图》,后汉华佗尚据《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的道理,提出“动摇则谷气全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之说,创制了“五禽戏”,收到了理想效果。唐代孙思邈虽然吸取了其中不少经验,修改了“彭祖”的导引术,但在相当程度上受佛、道两家的影响,并结合个人心得,形成自己的一派,涵古茹今,切合实用,其主要特点是,内养一口气,外练筋骨皮,行之日久,能获得良效。据孙思邈讲,凡“调气”之法,应在上午进行,因夜半至日中元气上升处于阳旺之际,过了日中到夜半则进入气乏阴盛阶段。最适宜的操作阶段是黎明起床之前。1963年张志远开始学习此法,初未见效益,反而觉得繁琐,有厌烦情绪,一个月后感到身体舒适,走路步履格外轻松,比较明显的效果是,高血压症状大为好转,其次是长期慢性腹泻消失。

80年代以来,张志远在此基础上,汲取众家之长,丰富这一健身法,仿照打太极拳的思路,移到室外练习,不仅效果显著提高,而且治疗的范围扩大了。最后固定为“导引体操十五式”,具有促进气血循环,活泼四肢百骸,能疏滞、散瘀,利于新陈代谢,且能鼓舞全身阳气,增强生机,正气旺盛,则“邪不可干”,防治衰老,益寿延年。本导引体操对防治高血压、神经衰弱、冠心病、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习惯性便秘具有较理想的效果,其他如肥胖病、坐骨神经痛、关节炎、更年期综合征、手足麻木、原因不明的运动疾患也有作用。【详细】

(责任编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