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4-09-22
答: 这种做法不正确。大量喝冷饮、吃冰冻食物会对人体造成很大影响。大量喝冷饮会使胃部血管急剧收缩,造成胃平滑肌痉挛而发生疼痛。一般人长期饮食冰冻的食物,或者冷饮以后,会损伤人体阳气... [阅读原文]
-
2024-09-22
答: 这种做法会导致营养不良。水果提供的营养成分主要是维生素、水分、果糖等,营养是有限的、不均衡的。如果只吃水果不吃饭,无法摄取足够的蛋白质、脂肪、钙、铁等微量营养素,很可能会造成... [阅读原文]
-
2024-09-22
答: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之第十三个节气,也是秋季的起始。立秋之后,天气由炎热转为寒凉,中医认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立秋正是从养阳逐渐转为养阴的时刻。因此秋季养生,皆以“收”为原... [阅读原文]
-
2024-09-21
答: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说:“立,建始也。五行之气往者过来者续于此。" “气”是贯穿二十四节气的概念,当五行之气的“往者”“来者”在此时交接时,新的季节为之建始。立春,春木之气始至;... [阅读原文]
-
2024-09-21
答: 立秋时节,暑热未尽,气温不会很快下降,很可能有短时间的气温升高,天气也逐渐由潮热转向干热,虽有凉风时至,但天气变化无常,早晚温差大,白天仍然炎热。因此,立秋后防暑降温要继续,... [阅读原文]
-
2024-09-21
答: 立秋其实并不意味着酷热天气就此结束。所谓“热在三伏”,又有“秋后一伏”之说,意思就是指立秋后还有至少“一伏”的酷热天气。按照传统的三伏天推算方式,其日期是由节气的日期和干支纪... [阅读原文]
-
2024-09-21
答: 在立秋的诸多习俗中,“啃秋”是颇具仪式感的一项。秋天是收获的季节,民间有祭祀土地神,庆祝丰收的习俗;在南方则会“立秋啃秋瓜”。 有些地方会把“啃秋”叫做“咬秋”,寓意夏日酷暑难... [阅读原文]
-
2024-09-20
答: “自古逢秋悲寂寥”,从夏天进入秋天,阳光照射逐渐减少,人体的生物钟尚不能适应日照时间变短的变化,会导致生理节律紊乱和内分泌失调,因而容易出现情绪或精神状态的紊乱,人们会心情低... [阅读原文]
-
2024-09-20
答: 立秋后,天气转凉,人的食欲会逐渐变好。俗话说:“一夏无病三分虚”,脾胃长期处于虚弱的状态,立即大补很容易增加肠胃的负担,容易出现腹痛腹泻、呕吐等症状。可适当食用具有祛湿功效的... [阅读原文]
-
2024-09-20
答: 立秋是由热转凉的交接节气,也是由阳盛逐渐转变为阴盛的时期。俗话说,秋天到,鼻炎闹。过敏性鼻炎分为常年性过敏性鼻炎和季节性过敏性鼻炎。秋季过敏性鼻炎,属于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建议...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