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率先为患儿打造优质文化学园 让艺术走进医院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7-03-23 22:32
中新网上海3月23日电 (记者 陈静)疾病局限了孩子们探索世界的物理空间,但无法阻止孩子们对知识和艺术的渴望。23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率先为患儿打造的学习园地——“聚德·大不同学园”正式开园,将成为与疾病斗争的孩子们学习新知,探索世界的一方乐土。
国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黄蒙拉成为学园首个志愿者导师,当日,他用悠扬的乐曲开启了孩子们首次艺术之旅。
对于许多在医院患病的孩子们来说,住院治疗日子是痛苦和备受煎熬的。有研究显示,80%的住院儿童会出现消极行为,有54%的儿童在出院2周后还会持续出现各种情绪问题,比如沮丧、不安、焦虑,严重者还会产生失眠、噩梦、恐惧、进食退化等心理问题。
上海儿童医学中心方面表示,长期的消极情绪和行为对未来患儿康复后回归社会是极大的阻碍。越来愈多的科学证据已经揭示,包括绘画、音乐等多种形式的艺术人文治疗可以大大缓解患儿的情绪,明显提升其生活质量,并对其疾病疗效产生影响。
23日,上海儿童医学中心率先为患儿打造的学习园地——“聚德?大不同学园”正式开园。国际著名小提琴演奏家黄蒙拉成为学园首个志愿者导师,当日,他用悠扬的乐曲开启了孩子们首次艺术之旅。 夏琳 摄
为了能使患儿,特别是遭受白血病折磨,或是正从心脏手术中康复,亦或是试图克服身体残障的孩子们在住院时仍能获得知识的浸润,艺术的熏陶,同时,帮助孩子及其家庭获益终身,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不断探索着各种可能。据介绍,早在1998年儿中心开院之时,该院就在住院病区中开设专供患儿游戏的“欢乐小屋”,让患儿在住院时也能有幼儿园和小学的感觉。此后,医院管理者发现不少孩子因为住院治疗而耽误了学业,2000年,儿中心摇响了全中国首个“病员学校”的开课铃。2004年该院又在病房里开设了“娇蕾图书馆”,满足不同年龄患儿的学习需求,不久后,移动图书架将图书送到医院的每个角落。2014年,一项伴读计划在住院病房里悄然兴起。
儿中心党委书记江帆当日对记者表示,儿中心在追逐文化医院、艺术医院的道路上从未停歇。18年来,越来越多优质的社会志愿团队加盟,各方合力打造出今天这样一个为患儿们度身定制的文化学园。她说,在这里,患儿的哭声逐渐消散,孩子们的朗朗读书声、欢声笑语声、悠扬音乐声、亲子伴读声此起彼伏。医院成就“健康发声场”的梦想越来越清晰。
据悉,当日开园的“聚德·大不同学园”是一所融合了博物教育、艺术教育与趣味学科的学园。这是一所具有无限创意和翻转课堂的学园。它集结了社会多个行业“导师级”志愿者和优质公益服务组织,将从患儿们的内在需要出发,在多维度激发孩子们的好奇心,满足其求知欲的同时,舒缓疾病给孩子带来的病痛与伤害。
人生大不同公益发展中心理事长陈瑜女士介绍,“聚德·大不同学园”是继儿中心“病员学校”、“娇蕾图书馆”、“伴读计划”、“魔法书屋”等系列医疗人文关怀项目后的又一项升级新举措。有别于传统意义上的学校,在这里,孩子们没有了学业压力,却有着更多创造空间。
江帆表示,真诚期待社会各界在艺术、人文、教学上有特长的志愿者们走进学园,成为这些特殊孩子们的人生导师,和医护人员一起陪孩子们翻越人生路上的一个小山坡,真正让艺术走进医疗,文化润泽心灵。(完)
(责任编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