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探索辅助性就业模式助残疾人就业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7-05-19 12:25
中新网杭州5月18日电 题:浙江探索辅助性就业模式助残疾人就业
中新网记者 张希敏
将一根小塑料软管穿进一个较大的塑料软管内,几十位身有残疾的工人正认真地做着光纤保护管的组装工作。这是记者在浙江天顺通信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看到的场景。
为帮助残疾人解决就业难问题,天顺通信设备有限公司将这项工作交由残疾人用手工完成,并成立了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助力残疾人辅助性(庇护性)就业。
在全国助残日来临前夕,记者随中国残疾人联合会到浙江采访残疾人就业情况时了解到,该省自2015年下发《关于实施政府优先采购残疾人庇护产品政策的通知》以来,已建成公办、民办、合办的辅助性残疾人就业机构940家,其中,省级218家,安置就业(庇护服务)残疾人达1.84万名,探索了一条为最困难残疾人实现就业的有效途径。
浙江省残联党组书记、理事长郑瑶介绍说,全省有各类残疾人312万多人。庇护性机构主要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重度肢体残疾人提供生活照料、康复护理、文化娱乐、体育健身、职业培训和辅助性就业等服务功能。
记者了解到,在天顺通信残疾人小康阳光庇护中心工作的残疾人有44名,每人每月都能领到1660元人民币的工资。中心还为每一位在这里工作的残疾人缴纳了社会保险并免费提供午餐。
为让残疾人在工作同时得到康复,中心还建立了康复训练室、医疗卫生咨询室、职业技能和生活自理培训室等,为残疾人提供舒适的生活、工疗环境。
目前,经过在庇护中心工作、康复调理后,12名精神残疾人病情得控制,7名重度肢体残疾人肢体功能有所康复,10名智力残疾人认知能力有所提高,7名残疾人与健全人一样享受了同工同酬,4名残疾人还结婚生了小孩。
据中国残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中国有8500万残疾人,由于残疾影响、受教育程度偏低、缺乏技能和机会不均等原因,绝大多数残疾人在就业方面存在很大困难。
对此,中国残联、民政部等联合制定了《残疾人就业促进“十三五”实施方案》,完善政策,拓宽渠道,促进残疾人多种形式就业。方案要求各地依法推进按比例就业;稳定发展集中就业;鼓励扶持自主创业、灵活就业;全面推开辅助性就业;积极探索支持性就业;帮扶农村残疾人就业增收、转移就业;大力发展盲人按摩业。同时,方案要求加大职业培训力度,提升残疾人就业能力。
郑瑶表示,到2020年,该省人口1万以上的乡镇(街道)都要建1所残疾人辅助性就业机构,发展规范辅助性就业机构1000家。让残疾人实现就业,改善处境。有尊严、更有质量的生活。(完)
(责任编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