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养生保健 >

“新华—渥太华听力言语诊疗康复中心”上海揭牌

来源:网络转载 时间:2017-05-24 22:50

“新华—渥太华听力言语诊疗康复中心”上海揭牌

    “新华—渥太华听力言语诊疗康复中心”24日揭牌,将借鉴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的模式,帮助听障人士回归主流社会。。 芊烨 摄

  中新网上海5月24日电(记者陈静)新生儿听力筛查普及、助听器和人工耳蜗技术的进步,让很多先天性听力障碍的孩子有了“听得到,能够说”的机会,让他们有机会回归普通教育体系。但这些有听障的孩子能否顺利接受普通教育?真正融入社会?这是听力言语诊疗康复工作者面临的重要挑战。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24日携手加拿大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成立“新华—渥太华听力言语诊疗康复中心”,将借鉴渥太华大学医学院的模式,提倡以家庭为中心的诊疗康复模式,搭建集“家庭—医院—社会(教育)”共同协作的支持体系,帮助听障人士回归主流社会。

中外专家接受采访。 陈静 摄

中外专家接受采访。 陈静 摄

  新华医院院长孙锟当日对记者说,听力言语康复的最终目标是通过长期、系统、全面的治疗与康复手段,使得患者尽可能地重获或重新建立听力言语技能,在融合教育的环境中最终获得社会化功能,全面回归社会。中加合作的平台将引入全新的治疗理念与康复目标。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中国有听力残疾患者达2780万人,位居中国各类残疾人群之首。其中,739万名是需要接受人工耳蜗植入的重度和极重度耳聋患者,0-6岁听力残疾儿童约13.7万,且70%以上合并有言语残疾。据悉,在完成人工耳蜗手术后,患儿至少需要经过1年的规范化康复治疗和言语训练。在康复治疗和言语训练中,除了训练患儿,治疗师更重要的任务是引导家庭长期训练。在渥太华,家庭、医生和教育者组成团队。一旦患儿经过筛查并被确诊有听力障碍后,就进入一个多学科的评估平台,除了耳鼻喉科医生外,还有康复医生、心理学家、言语病理学家等共同参与早期治疗。

  中国残疾人康复协会小儿脑瘫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教育技术协会教育康复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新华医院康复医学科主任杜青表示,未来,医院的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与康复医学科合作,把听障诊疗目标从原来的“能听会讲”提升至“能说会道”,并且把术前康复指导、术后康复关口前移和家庭康复指导的理念,一站式无缝融合在听障患者治疗中,让更多的听障孩子、听障老人尽早、尽可能地拥有聆听、言语功能,与社会交流,有尊严、有品质地生活。

  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人工听觉植入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新华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主任杨军表示,此次建立的新华—渥太华听力言语诊疗康复中心,建立在新华医院过去数十年听力障碍诊治中心工作的基础上,是多学科参与的“升级版”中心,这种升级能够将外科医生日趋精细的手术效果尽可能好地发挥出来。

  不少人认为,聋儿装上了助听器或人工耳蜗就能够正常学习语言了。事实上,先天性听力障碍即使安装了助听器或人工耳蜗,也需要包括言语治疗在内的多项治疗与训练,才能真正与有声的世界相通。当日,记者获悉,在中国,言语治疗教育资源严重不足,言语治疗师队伍的培训缺口巨大。按国际标准要求,每10万人应配备20名言语治疗师。在美国,每10万人配有40余位言语治疗师。然而,中国目前从事言语治疗的专业人员尚不足1万人,与按国际标准,需要26万名言语治疗师的数量相去甚远。另外,美国310所大学设有语言病理专业,而中国仅有6所高校开设言语治疗学相关专业。

  新华—渥太华听力言语诊疗康复中心成立后,新华医院将与渥太华大学医学院深入合作,打造具有国际前沿学术标准、国内一流的听力师、言语康复师的培训中心及实习实训基地;同时,结合分级诊疗工作的全面铺开及推进,为基层医院提供培训、技术指导、专业队伍实习及进修等的综合性培训平台。

  新华医院院长孙锟表示,该中心在设置上还将充分借鉴北美临床诊疗与临床科研紧密结合的模式,临床诊疗与临床研究并行,在为患者提供高效优质的医疗服务的同时,开展经全面规划及严密设计的临床研究项目。该中心将依托国际合作的学术平台及学科优势,开展国际多中心的各项研究,最终形成并确立适合中国听障人士听力、言语、语言训练的完整评估、治疗、康复及效果评估的全套方案及临床指南。(完)

(责任编辑:媛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