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新闻 >

心理垃圾究竟该向谁倾倒呢?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0-09-02 12:03

  一位朋友近来老是谈起他们单位新上任的领导如何无情地对待前任领导的旧部下。本来,朋友见面可以谈些轻松愉快的话题,可听他这么一说,我也跟着叹息起来,好好的心情一下就消失了。

  尽管我极力开导朋友看开些,但是见面仍然免不了听他诉苦。后来我仔细反思,发现也许正是我顺着他的期望开导,才助长了他向我不断倾诉。其实,他只是一个职员,高层领导变动对他根本没有什么影响。倒是他的主任感觉自己受了委屈,便一有空闲就向他倾诉自己的遭遇。主任倾诉完了,他的下属(我的这位朋友)就背起沉重的心理包袱,迫切需要找人倾诉,于是我就成了“接班人”。每次当他倾诉完毕,他的心情倒是轻松了,我却沉重起来。于是在一次见面时,我斩钉截铁地告诉他:“高层领导的事情关你什么事啊?你一个小职员,风云再怎么变换也影响不了你啊。你们主任那是在向你倾倒心理垃圾!”我这么一说,朋友似有所悟,以后再也不提那些事情了。

  那么,心理垃圾究竟该向谁倾倒呢?

  从这个小故事中可以看出,向谁倾倒都不合适,即使对象是心理咨询师。这也说明了为什么在心理咨询盛行的西方国家,心理医生的自杀率仍然很高的原因。倾倒心理垃圾的人虽然在向人倾诉后内心显得“干净”了,但垃圾根本没有被处理掉,只是从一个人的内心传给了另一个人而已。对最初的倾诉者来说,一旦新问题出现,他还是不能用科学的方法处理自己遇到的现实问题。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一个人的情绪是可以传递给他人的。例如笑脸会给其他人高兴的感受,并一同高兴起来。相反,消极的情绪就会像疾病一样不断地传播。

  那么人们该如何科学合理地处理自己的不良情绪呢?

  一是倾诉者本人

  应多途径寻求心理宣泄的渠道,并需要提醒自己要像在公共场所讲公德一样,尽量不将自己的负面情绪随意转移给他人。自己的心理问题应尽量自己解决一部分,不要轻易让别人分担“心理包袱”。这既是合理解决问题的需要,也是对朋友、亲属负责任的公德。心理宣泄的有效途径其实很多,比如运动。研究表明,运动可刺激大脑产生一种叫内啡肽的物质,该物质不仅可以提高人体免疫力,还可以使大脑产生愉悦感,从而迅速消除不良情绪。

  人的心理处于抑郁状态时,思考时常常易将现实困难扩大,不能用正常的理智状态去看待和处理问题。经过自己的努力消除一些不良情绪后(这其实也是一个解决问题的缓冲期或理智的恢复期),人们就能够用理智的思维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了。即使再向他人倾诉,也能在他人的承受范围之内。

  二是对倾听者来说

  需要注意一些倾听的技巧。毕竟朋友心情不好,自己也是有责任和义务倾听、劝慰的。正确的倾听方法是:多给倾诉者解决现实问题的方法、技巧,分析倾诉者自己的责任,帮助其恢复理智和信心。

  倾诉者在倾诉时,往往饱含着悲伤、抑郁的情绪,倾听者见状很容易产生共鸣。其结果是自己也跟着悲伤起来,从而忽视了问题的根本所在。倾听者在倾听时,尽量站在第三方的角度看待问题,这样容易知道问题的根本原因,提出有效的解决办法。倾诉者在获得具体解决办法后,情绪就能及时得到控制,从而将注意力转移到解决现实问题上。很多时候,倾诉者的委屈是在不良情绪被扩大后出现的,这时倾听者可以从反面提出意见。例如说造成这种局面其实你也有责任,出现这种情况也是很正常的等等。因为顺着倾诉者的期待给予安慰,往往如用油浇火,只会使不良情绪越来越严重。反面意见的刺激有助于倾诉者认清真相,恢复理智。

  如果非要找人倾诉时,倾诉的对象不妨是那些不是非常要好的朋友。因为这样的朋友往往对你还有一些未认同、未接纳的地方,他们在听到你的诉说后,能理智地发现问题的根本,给你看似无情实则真实无误的点拨。而对他们来说,看到你愿意把心里话告诉他们,说明你对他们是信任的,友谊也会因此而延伸。

  三是学会间接倾诉。

  间接倾诉的方法有当今流行的写博客,可以把自己的困惑、烦恼写下来,让网友给你支招。这样做有两个好作用:一是写作本身就是心理宣泄的一种好方法。二是负面情绪的“传染力”大大下降。因为你不能将自己的表情、声音传达给他人,网友看到的只是文字信息,这对他人的负面感染也就少了

(责任编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