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健康新闻 >

后疫情时代,如何打造免疫防控战线?

来源:互联网 时间:2021-05-20 10:16

  营养是人类维持生命生长发育和健康的重要基础,国民健康营养事关国民素质提高和经济社会发展。近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营养供给能力显著增强,国民营养健康状态明显改善,但仍然面临居民营养不足与过剩并存,营养相关疾病多发,健康生活方式尚未普及等问题,这些已经成为影响国民健康的主要因素免疫力低下的原因。营养因素在免疫力维护里扮有非常重要的角色,与慢性病防控之间关系十分密切,慢性病防控是营养改善的重要目标,营养改善又是慢病防控的基础。

  “去年新冠疫情的暴发,再一次充分体现了营养的价值。过去,营养支持治疗更多关注的是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经历疫情后,营养对于急性传染性疾病的防控也扮演极为重要的角色。营养有助于提升免疫力,但营养并非凭空而来,而是来自于合理膳食。首先要做到食物多样化,一天要吃12种食物,一周至少吃25种以上的食物,同时要荤素搭配,维持适宜的能量摄入。要注意微量营养素的补充,比如维生素C、维生素D、钙、铁、锌等。对于一些特殊群体,在特殊生理时期,如果膳食不能满足需求时,可以考虑营养补充剂。当治疗某些疾病时,除了常规参考的摄入量之外,可能需要摄入更高剂量或调整摄入剂量,这些都需要基于证据进行个体化、精准化指导”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于康在营养健康服务提升行动之步入“十四五”营养健康体系建设宣传推进活动上说道。

  维护身体免疫力需要依靠多种营养素的联合作用,蛋白质是机体免疫力的物质基础,维生素A是免疫的第一道防线,B族维生素辅助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维生素C是增强免疫力功能的“头号帮手”,维生素D是免疫力调节剂……每种营养素都有自己的作用。

  其中,维生素C是一种人体必需的营养素,它影响免疫力的多个方面,包括支持上皮屏障功能,先天和适应性免疫细胞的生长和功能,白细胞迁移到感染部位,吞噬作用和微生物杀灭以及抗体产生,是增强免疫功能的“头号帮手”。多项营养流行病学研究表明,一定的血浆维生素C水平有益于预防冠心病、中风、癌症以及不同原因的死亡。人体每日摄入200mg维生素C,血浆维生素C浓度接近饱和,达到70umol/L。因此200mg/d作为我国成人预防非传染性慢性病的建议摄入量。维生素C的主要食物来源是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如有额外补充VC的需求,可以选择一些有效的补充剂。

  维生素D又称抗佝偻病维生素,其主要作用是调节钙、磷代谢,促进肠内钙磷吸收和骨质钙化,维持血钙和血磷的平衡。维生素D受体广泛存在于免疫细胞,故其能参与多种免疫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中国成年居民维生素D的推荐摄入量为10 μg/d,动物类食物(肝脏、蛋类、奶制品等)、富含脂肪的鱼类,是维生素D的良好来源。

  锌是人体必需的微量营养素,缺锌会削弱人体的免疫系统,引起免疫系统的组织器官萎缩及影响胸腺素的合成与活性,导致人体对多种致病因素易感性增高且病程延长,如腹泻、肺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贝壳类海产品、红肉类、动物内脏等是锌的良好来源。

  后疫情时代,国民的健康意识得到了极大提高,也充分意识到免疫力才是最好的医生,而免疫系统强大的根本恰恰是长期规律的合理膳食和营养补充。从根本出发,打造坚实的免疫力防控战线,健康生活每一天!

(责任编辑:小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