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首页
当前位置:主页 > 新闻资讯 > 企业服务 >

北京玩家捞鱼虫足迹“变迁记”:从城里到五环外

来源:网络整理 时间:2017-05-25 19:56

  半个世纪前,常在德胜门附近小河沟捞鱼虫的小伙子胡新国想象不到,50年后的今天自己不得不骑车20公里,才能在东北五环外的一条小河沟里捞到鱼虫。

  谁让他是个养鱼迷呢?他家里“坐月子”的金鱼、热带鱼、刚刚孵化嗷嗷待哺的小鱼苗,成千上万张嘴等着吃饭;每天去捞鱼虫也成了他多年来的习惯。

  捞了一辈子鱼虫的老胡感叹,随着近些年市政设施的改善、城市环境的治理,他亲睹北京河湖水质逐渐好起来,水环境逐步改善。

  凌晨4点半出发去捞鱼虫

  夏天的凌晨4点,天蒙蒙亮,住在苇坑胡同、67岁的胡新国老先生悄悄起床,先到屋子里照看一眼鱼缸里的宝贝,便把二尺高的大桶、4米多长的网抄子搬上三轮摩托车。

  “我得穿上雨鞋,万一目的地没有鱼虫,咱就奔通州。”4点半,他准时踏上路程。一路沿着北二环和京密路,至5点一刻,来到了位于东北五环外的香江北路。

  早有其他的养鱼爱好者先一步到达,“运气不错,鱼虫不少,看来不用跑远路了。”这里有一条无名小河沟,约有六七米宽,借着初升的阳光,能看到河水里如云雾般漂着一片片的红色鱼虫。这种虫学名“水蚤”,是热带鱼、金鱼的理想饲料。

  小河上面也漂浮着一些黑色的杂物,走近能闻到少许异味,由于不远处小河就变成了暗河,大家也都不知道小河的来历,“估计是附近村子的排水沟。”这种水质常见鱼虫成群。

  堤截面是方形,没有斜坡可以踩;但捞鱼虫的人们早有准备,胡新国定做的长柄网抄子,足以够着水面。他把网抄伸进水里,慢慢沿着河堤行走,捞取沿途的鱼虫。

  另一位来捞鱼虫的赵老先生,是胡新国的好朋友。俩人一边走一边聊天,“你看岸边地面上还有水印,说明有人比咱来得还早呢。”“对啊,来的路上,我在大山子就碰上了熟人。听说老王一会儿也来。”

  俩人举着网抄,缓缓溜达了不过百余米就原路返回,不到10分钟的时间,胡新国举起网抄一看,“足够啦。”老赵捞得更多,犹如篮球大的一坨鱼虫便被放进了塑料大桶。胡新国赶紧给鱼虫也打上氧气,防止密度过大鱼虫死掉,“这些鱼虫要在市场上卖,得两百块钱啦。他们上网买‘颗粒氧’,听说效果不错,也给了我一些,过两天我给你点儿试试看。咱捞鱼虫也用上高科技了。”胡新国说。

  几句聊天之后,胡新国已经收拾好了工具。又是一路三轮摩托,6点半二环路还没堵车的时候,他已经回到了家。洗鱼虫的时候他自己叨唠,“老赵好心好意帮我捞,可是太多啦,死了不少。”

  每个水域生长鱼虫一般都是短暂的一段时间,天气变化之后就得换地方了,“听说通惠河二闸现在鱼虫也挺多。”到了冬天便没有水蚤可捞,胡新国时常会去临近六环的上庄水库捞另一种鱼虫“青蹦”。他穿着棉服,把网抄伸进钓鱼人留下的冰窟窿,一圈圈转着捞。远看上去,犹如“大狗熊打太极拳”。每天早上的两个小时,胡新国就是这样度过的。“一是省些钱,二是锻炼锻炼身体。”

  养一辈子鱼捞一辈子鱼虫

  从十几岁至今,胡新国养了一辈子鱼,断断续续也捞了一辈子鱼虫。聊天中他时常抱怨鱼虫价格上涨,“小时候5分钱就能买不少,可现在,最少也得1块钱起卖。”

  小时候捞鱼虫实在太简单。十岁出头的胡新国,有时早起上学前就拎着小桶小抄子,溜溜达达从苇坑胡同走到德胜门外拖拉机厂畔,那里的小河沟里便有鱼虫。“出了二环路,就到农村啦。”农村灌溉、排水等各种小河沟随处可见。

  紧接着胡新国插队、忙工作暂停了养鱼,至上世纪70年代中后期,好友又给了他几条鱼,又勾起了他的瘾。但此时他发现,护城河的水质已经差到没有鱼虫了。“北城还算好,到了南城,因为经历了很多印刷厂、工厂的排放,水特别脏特别臭,几乎没有任何生物。”

  而此时的北城德胜门外至安定门外一线,已经完全城市化,早已找不到小水沟,胡新国和很多养鱼爱好者不得不再往远处寻找。“清河还没改造,捞过几年;80年代初莲花池还是个野湖,也捞过些年。”

  当时最热闹的是洼里地区,那里有一大片水域,“大家开玩笑说,那儿管着大半个北京城的鱼虫呢。”1990年北京亚运会开办前那里也经历了改造,捞鱼虫的人们才恋恋不舍地放弃了那里。如今,那块水域已是奥林匹克森林公园的一部分。

  闲人多规矩乐趣也挺多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捞鱼虫的人多了,也热闹着呢。”胡新国曾在一处野湖边,发现另外一个捞鱼虫的人,大约30岁,“穿的倍儿干净,头发倍儿利落”。几句交谈,对方热情地要求他去家里看看鱼,“家就住安定门城根儿底下。”

  胡新国跟着这个大哥来到家里一看,吓了一跳——他媳妇还在坐月子呢。这个老炮居然不伺候媳妇,还有闲心捞鱼虫,也真是让人“佩服”他的“潇洒”。

  而捞鱼虫的人扎堆下网抄的时候,也有一个规矩,即人家顺着岸边走着捞的时候,后来的人不能去人家前面下网抄,否则走在后面的人就捞不到什么了。有不懂规矩的遇上好较真儿的,难免吵架甚至打起来。

  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胡新国几年前腿脚还挺利落的时候,曾在航天城附近河沟捞鱼虫,不留神一下掉进河里。“河水没到我脖子了,好在我会游泳,用网抄扎住淤泥,脚下一下下划开青苔,才走上了河堤。”他有个更冒失的好朋友,“每年不掉进去一两次,那都不叫捞鱼虫。”

  “能长鱼虫的水,既不能太干净,也不能太脏。”如今,五环路以内已经找不到能捞鱼虫的地方。不过,老胡挺高兴。这些年,他亲眼目睹了环境的变化,曾经的脏乱水质经过治理,逐渐好转。污水不再排进河里,水清了,鱼也多起来了。本报记者 张硕  

(责任编辑:媛媛)

相关文章